香港小童群益会

香港小童群益会 2020-21 财政预算案意见书

香港小童群益会本着「培育新一代携手创未来」的宗旨,致力为儿童及青少年提供全方位服务。在2019年,超过半年的社会运动令香港社会气氛紧张,经济状况转弱,基层家庭经济压力随之而增加,儿童及青少年在是次运动而遭受到不同程度的身心伤害。本会希望政府在2020-21年的财政预算案中能够增拨资源,提高儿童及青少年的支援,为基层及身处不利环境的服务对象及其家庭纾困。本会透过前线服务累积的经验,向政府提出以下的建议。


1. 发展儿童及青少年正向及全人发展

1.1. 增加幼儿学校兼收服务的资源

政府一直致力关注儿童及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更在2019年施政报告增加「到校学前康复服务」的名额,争取达致「零轮候」目标。政府除了关注「到校学前康复服务」计划外,亦需留意现时幼儿学校兼收服务同样需要改善。根据社会福利署提供的数据,在2016-17年幼稚园暨幼儿中心兼收弱能儿童计划的平均轮候时间是13.5个月。本会期望政府对幼儿学校的需求一视同仁,拨款增加服务名额及专业治疗人手,包括专职医疗人员、特殊幼儿工作员及社工的人手比例,以及相应的设备与训练器材。现时幼儿学校兼收服务的名额为1,980,假设每名儿童每年增加拨款$15,000,预计每年所需金额为2,970万元

1.2. 增加大型游乐场及冒险游乐设施

本会致力推动增加儿童游戏时间,鼓励儿童自由自在玩耍,惟香港现时缺乏大型游乐场,新兴建的共融游乐场远离市区,现有的游乐设施则过于着重安全性而欠缺挑战性及探索性。本会建议政府藉着是次重新检示现有游乐设施为契机,增加大型的游戏场地,进一步在多区兴建大型游乐场及冒险游乐设施,吸引儿童多参与户外游戏,促进儿童全人发展。根据屯门共融游乐场的兴建费用,兴建一个大型游乐场的开支预算约2,800万元

1.3. 发展地区儿童康健中心,提供全面健康检查

现有的地区康健中心着重服务区内的基层市民,提供多项咨询服务及专科治疗等,但18岁以下的儿童及青少年未能完全受惠。本会建议政府在五个区域(九龙东、西、新界东、西及港岛)另设地区儿童康健中心,为6至18岁的儿童及青少年提供各式健康支援服务,包括全面生理及心理健康评估、运动教育、健康及发展监察,以及亲职健康教育信息等,提升儿童及其家人对健康正面生活及预防疾病上的意识及知识。有关预算可参照葵青区地区康健中心,其预算开支为1.55亿元

1.4. 扩大学生牙科保健服务范围

政府提供的学童牙科保健服务只限于口腔检查与基本的牙科治疗,受惠学生亦只停留在小学层面上。有家长反映踏入换牙期的学童患上蛀牙时需要脱牙及戴牙套,但现时的服务只提供脱牙服务,因此需要到费用昂贵的私家牙医诊所就医。另外中学生缺乏定期牙科检查的福利,而坊间的相关牙科服务费用高昂,中学生因而拒绝寻求相关服务。相比定期检查牙齿的小学生,中学生可能更容易患上蛀牙、牙石积聚等问题。本会促进政府正视学生的牙齿健康,加强现有服务,让中学生仍能受惠于学生牙科保健服务,培养学生定期检查牙齿的习惯。根据政府提供的数据,2018-19年每个学童的诊症成本平均为 1,095元,而2018年中学生人数为32万,预计每年所需金额约3.5亿元


2. 支援弱势社群,促进社会共融

2.1. 加强对基层家庭的资助

政府一直重视基层家庭及学生的需求,唯扶贫力度仍有不足。而最新之扶贫报告显示,香港的贫穷情况有恶化的趋势。计及恒常现金政策后,虽然儿童贫穷率较2017 年显著下跌0.7 个百分点至16.8%。故此为确保对儿童扶贫的果效,除了即使学习津贴恒常化,在考虑基层儿童在学习仍需面对不少花费,亦无法参加长期课余活动,本会建议政府增加学习津贴至$4,000,亦可考虑将大专生纳入为受资助学生,减轻不同学生的财政负担。政府亦可参考外国推行「机会卡」,提供活动津贴予基层儿童报读长期兴趣培育班,赋予每位学童发展潜能的机会。就增加学习津贴至$4,000的计划予90万学生,预计每年所需金额会增至36亿元

本会至2013年开始推动「i100 计算机赠学童培育计划」至今,本会为低收入家庭提供免费计算机、上网技术支援、培训课程及「健康上网」辅导服务等,收窄数码鸿沟,鼓励学童自主学习。本会今年推行的「数码能力跃动计划」即将完结,本会促请政府重启「上网学习支援计划」,向基层家庭提供长期的电子学习支援,以免基层学童的学习机会被剥削。参考本会计划的开支预算,预计每年所需金额约160万元

儿童的免疫力较弱,受感染的机会高,家长每年在孩童医疗开支相对大,为基层家庭带来沉重经济负担。本会建议政府参照现有长者医疗券的计划,增设每年2,000元的「儿童医疗券」,让学童可以选择在私家诊所及早治疗,亦可减免前往公营医疗的急症室或门诊,对公营医疗系统造成负担。根据政府的统计,现时18岁以下儿童的数字约100万,预计每年所需金额为20亿元

2.2. 加强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课后托管支援

针对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课后托管需求高企,现行的课余托管导师未必掌握如何应对与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服务未能切合学童的需要。全港现时的课余托管服务一共取录约2,000个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童,本会建议政府增拨资源予提供相关课余托管服务的单位,增加招收特殊教育需要学童的诱因,改善人手比例,包括聘请托管导师及助理。现时课余托管的导师与普通学生的比例是1:8或以上,本会建议师生比例改善至1:3最为理想,预计每年所需金额约4,900万元

2.3. 推行性小众青少年支援计划

社会的负面标签令到不同性倾向及跨性别的青少年及其家长都承受着不少的歧视及压力,容易令其产生精神健康问题。本会建议政府参考本会提供的「性向无限」计划,透过奖券基金推行为期三年的性小众及其家人的支援计划,为有需要的青年人及家庭提供支援,包括辅导服务、尊重不同性倾向者的教育等,协助青少年在多元及和谐共融的社会环境健康成长,预计三年所需金额约1,200万元


3. 提升儿童、青少年及家庭的精神健康

3.1. 支持社会工作者,协助修补社会撕裂

社会运动持续超过半年,香港人的情绪受到不少的影响,特别是活跃于运动中的青少年精神长期处于高压状态。本会期望政府支持及重视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加强对有精神健康需要人士的支援,支援同工向有需要的儿童、青少年及他们的家人提供情绪辅导,向被捕青年提供协助,重建青年人对自身及社会的信心。本会建议政府增拨资源予社福机构,令机构进一步完善现有服务,增加人手及加强同工的训练,如本会的网上支援服务「夜猫Online」与「青峰网」社区支援服务计划,维持服务质素以协助修复社会气氛,预计每年所需金额约1,000万元

3.2. 加强精神健康专业服务人手及训练

本会一直关注学生的精神健康问题,在增加现有服务的力度同时,本会建议政府加强对社工的支援,包括提升同工敏感度的基础训练,以及推动精神复康社工的专业资格培训。基础训练的主要目的为加强前线同工对情绪困扰的青少年及家长状况的认识,及早介入去支援。另外现时缺乏精神复康社工的专职训练,本会促请政府设立相关专业资格,投放资源在专业培训上,鼓励同工进修去专门处理儿童及青少年复康服务,确保精神病康复者能接获得最适当的训练及服务。如政府去年预留每年5,000万元作为精神健康推广和公众教育计划的数额,每年提供予社会服务机构培训资助所需金额约5,000万元


4. 推动青年工作及积极公民参与

4.1. 增拨资源予国际青年交流计划

青年发展委员会一直推动青年工作,当中内地及国际的交流计划的受惠学生人数在每年都有显著的上升。不少基层学生都期望出国作更深入的交流机会,但国际交流团费用高昂令学生却步。根据民政事务局提供的数据,2019-20年「国际青年交流资助计划」的预计参加人数为1,540,而「青年内地交流资助计划」及「青年内地实习资助计划」则预计有23,100位学生受惠,可见参加国际交流的青年人数远低于内地。本会建议政府在大力推动内地实习及交流的同时,增拨更多预算在海外交流团,包括每年增加1,000名国际交流团的名额,以及开办「国际实习资助计划」,鼓励青年人把握机遇,拓展国际视野。依据民政事务局2019-20年预算开支,预计一年所需金额约2,300万元

4.2. 设立新的电子信息及沟通平台,积极与青年对话

青少年在近月的社会运动中担任积极的角色,对政治的诉求比过往踊跃。然而,施政报告仍然提出以过去的手法及策略作为推动青年工作。事实经过去的数月的社会事件,对青少年而言,正式的公民参与活动如咨询会已经不合时宜。为了化解社会矛盾,本会建议政府以是次社会活动为引子,推动青年的公民参与,积极以不同的形式聆听及收集青少年声音,并建立新的电子信息沟通平台,在「不留名」、「不筛选」、「不带前设」的前提下进行讨论,贴近青年使用电子产品的习惯,令他们更容易及更愿意向政府发表意见。本会期望政府能够虚心聆听、回应及接纳不同政治立场的意见,重建有效的沟通,预计平台设立及管理每年所需金额约1,000万元


5. 提供家庭支援与培育

5.1. 提供针对性的家长教育及支援

根据本会于本年进行的「儿童及家长情绪状况」调查,显示家长在面对子女学习压力下,自身的压力及情绪问题非常大,加上最近社会事件有机会衍生不少家庭问题,故支援家长处理情绪困扰的需要不容忽视。本会相信除了处理情绪困扰儿童的技巧外,照顾家长的需要同样重要,以促进家庭和睦。参考去年施政报告政府增加额外拨款予家长教师会联会及学校家长教师会的措施,本会建议政府增加资源及鼓励相关的服务团体加强家庭支援服务,推动家校社合作及加强家长教育,预计每年所需金额约5,000万元


6. 其他

6.1. 增加儿童与青少年相关的社福设施

政府将于2020年开始购入物业作社福设施。据劳工及福利局在2019年5月各立人会提交的报告,政府计划在18区购入共158个福利设施,包括5座特殊幼儿中心、1座特殊幼儿中心暨早期教育及训练中心等。本会期望政府能够进一步增添有关儿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服务的设施,在5个区域(九龙东、西、新界东、西及港岛)宜设置最少一间儿童精神健康服务中心,惟现时政府未有计划在九龙东地区设置相关设施,故建议政府增加最少一间位于九龙东中心。参照即将在深水埗落成的特殊幼儿中心暨早期教育及训练中心,预计所需金额约2,100万元

X

COOKIES政策

The Boys' & Girls' Clubs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 is committed to protecting the privacy, confidentiality and security of the personal information we hold by complying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Personal Data (Privacy) Ordinance. We will ensure compliance by our staff with the strictest standards of security and confidentiality. This policy may from time to time be revised, or otherwise changed where we deem necessary, so we recommend checking it occasionally. Any amendments to this policy will continue to b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ersonal Data (Privacy) Ordinance. In case of any inconsistency between the English and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is policy, the English version shall prevail.

返回顶部
立即捐款 立即捐款